事件描述
(资料图片)
新泉股份 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拟募集不超过11.6亿元投入上海智能制造基地扩建、合肥基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事件评论
可转债落地,公司新客户新产品持续落地放量。公司8月8日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拟募集不超过11.6亿元投入上海智能制造基地扩建、合肥基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1)上海智能制造基地升级扩建项目(一期):预期项目建设期2年,完全达产后可为公司增加50万套仪表板总成产能;2)汽车饰件智能制造合肥基地建设项目:预期项目建设期2年,完全达产后可为公司增加30万套仪表板总成及20万套门内护板总成产能。随可转债项目建设完成,公司可更好服务 上汽集团 、 比亚迪 、蔚来、大众(安徽)、 长安汽车 等上海、合肥及周边地区车企,进一步夯实公司自身区位优势和产能优势。
新项目持续落地,公司收入业绩持续增长。此前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公司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08-2.28亿元,同比增长148.4%-172.2%,环比增长37.6%-50.8%;扣非后净利润2.10-2.30亿元,同比增长153.3%-177.4%,环比增长40.6%-54.0%。展望三季度下游客户理想、比亚迪等新客户持续实现销量高增长,公司客户订单持续放量,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智能化浪潮下,零部件格局有望重塑,新泉有望通过发挥经营优势和全球化布局提升份额。公司拿到如 吉利汽车 、 长城汽车 、广汽 新能源 、比亚迪、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国际知名品牌电动车企业等品牌下的部分新能源汽车车型项目的配套,价值量高于传统自主,将实现产品价值与盈利升级。同时,新泉海外建厂有望提升全球份额,2022年公司全资子公司墨西哥新泉生产基地项目顺利建成并已进入试生产阶段;2023年2月,公司拟向墨西哥新泉增加投资5,000万美元。产能方面,公司积极推进上海智能制造基地建设、西安生产基地建设,同时新建芜湖外饰公司扩大产品品类。
投资建议:作为一家新兴的内饰件公司,新泉依靠研发+成本控制,过去几年客户持续拓展,市占率持续提升,逐渐成为内饰行业的明星。展望未来,1)行业产品升级带来空间扩容,同时公司产品有望向同源品类扩张,带来新增量;2)响应速度高、模块化供应的企业有望抢夺更多份额,独资、成本控制能力强的自主供应商有望突破原有合资配套格局,全球化布局也为进一步扩张奠定基础;3)公司坚持以研发为立身之本,快速响应能力和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是公司持续开拓新客户新订单的原因,且未来产能进一步释放,支撑收入与盈利上行,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7.9、11.6、15.6亿元,对应PE分别为31.8X、21.6X、16.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下游客户销量和新项目拓展不及预期;
2、海外工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