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 > 科技 > 正文

节气 | 明天2时23分!要凉快了?!

2023-08-08 02:35:34    出处:腾讯网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相关资料图)

今年立 秋的时间是

北京时间8月8日2时23分

从此时节

阳气渐收,万物内敛

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立秋科普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虽然这个节气名带“秋”字,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气候上划分季节主要依据“候平均温度”的变化来定,即当地连续五天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才算进入气候意义上的秋季。

立秋后,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我国很多地方仍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有民谚说“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7月11日入伏后,已经忍受了一段时日“上蒸下煮”闷热天气的人们,无比渴望着凉爽秋风早一点吹来。对此,我国一些地区民俗把立秋又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

具体来说大致有两种不同分法:第一种分法,以农历七月为参照,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农历七月,那么就称为“早立秋”,反之,若立秋时已进入农历七月,就是“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六月二十二,属“早立秋”;第二种分法,以时间点来划分,0点至12点为“早立秋”,12点至24点为“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属“早立秋”。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谚语、俗话,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不休”等等。

由国庆表示,这些民间俗话来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虽然有一定道理,却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因此,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明显对应关系。

立秋无论早晚,炎热的气温已到尾声,时节向着“秋意渐起”行进。落叶知秋,岁月迎丰,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让人产生无限憧憬的季节。让我们在“咬秋”“摸秋”“贴秋膘”等民风民俗活动中一起迎接立秋的到来,齐齐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立秋天气

过去一段时间

我市持续被闷热天气包围

尤其多日雨后空气湿度大

闷热十足

不过昨天开始

相信很多朋友已经感觉到了

早晨和晚间空气都凉爽许多

吹来的风似乎带着点秋高气爽的味道~~

桑拿天按下暂停键

受偏北气流影响

我市近期闷热天气有所缓解

不过要注意的是

本周市区最高气温仍旧在30℃上下

早晚凉爽之余

白天外出仍旧要注意防暑防晒!

雷阵雨频繁来访

受浅槽影响

明天(8号)夜间我市将有分散性雷阵雨天气

其中北部地区湿度较大

预计雨量在3-8mm

其余地区降雨不足5mm

后天(9号)夜间受副高北抬影响

将再度有全市范围的雷阵雨天气来临

预计雨量在1-5mm

降雨将导致道路湿滑

朋友们早间出行请注意交通安全~

接下来一起看看

津城未来几日天气情况

今夜

微风,最低25℃

8月8日 星期二

白天:多云转阴

夜间:阴有分散性雷阵

微风,31到25℃

8月9日 星期三

白天:多云

夜间:阴有雷阵雨

微风,32到25℃

8月10日 星期四

多云

微风,29到24℃

8月11日 星期五

多云

微风,31到24℃

8月12日 星期六

多云转阴

微风,29到25℃

8月13日 星期日

阴转晴

微风,30到24℃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

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那般盛气逼人。热气蛰伏,凉意日增。

二候,白露降

由于午热夜凉,形成了一定的昼夜温差,清晨的大地和植物上,常常会有晶莹的露珠产生。

三候,寒蝉鸣

随着天气进一步转凉,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仿佛在传达着夏天即将过去的消息。

立秋的仪式感

古代立秋

在古代,立秋是个相当重要的节日。从朝廷到老百姓都非常重视。立秋当日,周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京城西郊迎接秋气。天子回朝之后会对有功的军人进行奖赏,并开始军事训练等活动。

宋代的立秋习俗也很好玩。立秋当天,皇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时辰一到,太史官会高声说:“秋来了。”奏毕,梧桐如果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算是寓意报秋。

民间则会戴楸叶,人们在立秋当日将楸叶剪成花样戴在头上,迎接节气的到来。又或者将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俗,再不然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祈求平安吉祥。

“立秋”习俗

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民俗学者介绍,古代南北方立秋的习俗有很大不同。南方讲究用秋水服食赤小豆,据说这样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立秋这天还有“咬秋”的习俗,咬秋或者叫“啃秋”,比如立秋日一家人凑在一起吃点西瓜,便算作啃秋了。清代北京人还会吃茄脯,饮香薷汁,希望在秋后可以免除暑热痢疾之害。

“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清代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古代的天津人,在立秋的前一天将南瓜、北瓜、茄脯及香薷汤放在庭院中晾一天,于立秋日吃下,有消除暑气避免得痢疾腹泻的作用。

天津人咬秋

在天津,立秋这一天还是有很多民俗讲究的,也有不少关于立秋的谚语和说法。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

天津人特别讲究在立秋这天早晨吃甜瓜,晚上吃西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西瓜本身性凉,加上立秋后人的胃肠道对寒凉食物的适应力下降,所以立秋后的西瓜应少吃,尤其是冰冻的西瓜,更不能像盛夏那样大快朵颐,否则易伤脾胃和引发其他疾病。

立秋后要吃一些温热的水果,如:梨、柿子、橘子等,以调理脾胃,这样才无损身体阳气,到了冬天比较不容易感冒,腹泻或者手脚冰冷等。

贴秋膘

中医有言:“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很多人,在立秋这天称量体重发现与立夏时进行对比,轻了不少。于是便有了秋风起“贴秋膘”的习俗!

一来弥补苦夏时胃口不佳失去的体重

二来又为之后的寒冬积累能量

在立秋的时候,人们用吃炖肉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体内既补充了必要的营养如脂肪、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又起到了增强肌体抵抗能力的作用。同时,料包内的各种中草药的中和,对人体更是起到了祛瘟除湿、平补平泻的疗效。

漫长的“苦夏”里,许多人的饮食节律都不太规律,也因为炎热夏季,许多人的胃口也不是太好,为了将夏季的“亏空”补回来,但对食物丰富,品类众多的当下,“贴秋膘”还是需要“以肉补膘”吗?

所以“秋膘”不可大补,如果盲目大量、过量进补,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很可能无法承受,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食后饱胀、腹胀腹痛等问题。因此,贴秋膘之前,最好把脾胃调理到位,可多食用润肺、生津、利湿、健脾的食品,如莲藕、薏苡仁、红小豆等,也可煮成粥喝。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传统贴秋膘习俗也应有所改变,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调整,对于一些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贴秋膘时更应注意减少脂肪、糖的摄入。 

此外,民谚说“秋瓜坏肚”。西瓜本身性凉,加上立秋后人的胃肠道对寒凉食物的适应力下降,所以立秋后的西瓜应少吃,尤其是冰冻的西瓜,更不能像盛夏那样大快朵颐,否则易伤脾胃和引发其他疾病,特别是儿童和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更要注意忌口。

“立秋”健康攻略

现在我们的生活物资极端丰富,而且现在许多人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各种慢病缠身,如果此时再以传统的 “以肉补膘”方式来“贴秋膘”,则对身体并非有益。我们只需保证均衡膳食、荤素搭配、多吃绿叶蔬菜、补充优质蛋白,忌暴饮暴食、大油大荤,就能健康进补、增强体质,健康“贴秋膘”。

“秋膘”这样贴

1

清淡饮食

烹饪方式尽量选择蒸、煮、炖等方式,忌用重油重盐等调料对肉进行再次加工,吃的过于油腻,还会引起胃肠道的不适,适得其反。

2

少吃肥肉

肥肉中甘油三酯含量较高,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应尽量选择瘦肉、水产品,补充优质蛋白,增强抵抗力。

3

均衡搭配

食用肉类时,可搭配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薯类等,既解油腻、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快食物的消化。

这三类人群慎“贴秋膘”

1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此类人群在秋季若盲目增加肉类的摄入,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加剧,所以不用刻意增加进食量,以鱼虾等肉类为主,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均衡清淡饮食,加强锻炼即可。

2

痛风患者

处于发作期的患者,应严格限制肉制品的摄入;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可适当食用肉类,烹饪方法以水煮为主,但是不能喝肉汤,这样对尿酸水平的影响不会太大。

3

老年人、儿童

老年人和儿童本身胃肠道比较脆弱,若盲目进补,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所以在进补的同时要注重消食养胃,可适量选择山楂、小米等食物。

最适合 “贴秋膘”食物

1

莲子百合羹

润肺补肺,祛除余热,是安神凝气的佳品。

用料:莲子80克、百合40克、黄冰糖30克、水500克

制作方法:百合掰成片,清洗干净;汤锅注水烧开,加入莲子、百合、黄冰糖,中小火煮30分钟,熄火;然后倒入锅中,加水,熬煮一个小时左右。

2

莲藕排骨汤

开胃清热,提高食欲,还可以增强免疫力。

用料 :猪排骨1000克、粉莲藕1大节(约800克)、生姜3块(约35克)、小葱2根、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排骨洗干净,煤气开中火;锅烧热后倒入排骨;翻炒至肉变色收紧;倒入足量的温水,中火烧开;关火,撇去浮沫;这个就是油脂了,不弄走的话,汤会很油腻;将汤和肉全部转移到煨汤的罐子里,煤气开小火;放入两三块生姜,盖上盖子;小火慢炖,炖80分钟左右;放入滚刀去皮莲藕;再煨40-50分钟左右,直到莲藕煨熟煨粉;加入适量的盐,搅拌,继续煮1分钟左右;出锅,撒上葱花。

3

板栗烧鸡

健脾养胃,抑制血压升高,加快脂肪代谢。

用料 板栗500克、土鸡半只、姜葱蒜适量、酱香型豆瓣酱一大勺、蚝油一勺。

制作方法:板栗用水煮几分钟,容易去壳一些(也可以直接买去壳的板栗);鸡肉买的时候请老板切好,回家洗净晾干水分待用;准备做料姜葱蒜,香料适量;热油下锅,将作料炒香;放入鸡肉炒一下,加一大勺豆瓣酱;加开水将鸡肉先煮20分钟左右,再下板栗继续煮;鸡肉煮耙后,水份也收得差不多了,放一勺蚝油即可起锅。

怎么样

称过体重的小伙伴

还准备大快朵颐滴“贴秋膘”嘛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进补的同时也别忘记运动

强身健体

中医认为,暑热既伤阴又伤气,容易导致人体气阴两虚,对不良刺激的耐受力下降,要适时调整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和,早睡早起,增加户外运动,以增强体能

立秋天象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立秋当晚,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现身夜空。届时如果天气晴朗,感兴趣的公众可于8日23时前后至9日黎明前进行观赏。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它还拥有众多卫星,是肉眼最容易观测到的天体之一。目前已知这颗行星的卫星增至92颗,是太阳系名副其实的“卫星之王”。

在小型天文望远镜的视野中,木星的条纹、大红斑以及四颗伽利略卫星是深得天文爱好者喜爱的观测目标。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赖迪辉介绍,在天球上,行星和月球正好运行到相同的赤经,两者距离很近,这一天象叫“行星合月”。行星合月时,月球和行星在视觉上很靠近,无论观赏还是摄影都很有特色。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木星的亮度通常仅次于金星,因此这两个行星与月球上演的相伴戏码也颇具看点。

进入8月,木星在白羊座内顺行,上、下半月分别于23时至24时、22时至23时由东偏北方地平线升起,日出前可见于天顶附近天空。其中,7日木星迎来“西方照”,也就是木星位于太阳以西90度的位置。

“从‘西方照’这一天开始到之后以11月3日木星冲日为标志,木星的观测条件会越来越好。”赖迪辉说。

天文预报显示,8日17时44分发生木星合月,但是这个时间段二者还在地平线以下,所以看不到。

这是2013年5月12日晚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上空拍摄的木星合月。(新华社发)

“8日23时前后,月亮和木星几乎同时升起,木星亮度为-2.4等,非常醒目,即使在明亮的月亮旁,也能清楚地看到它。此时星月之间的距离虽然不是合月时的最近距离,但看上去依然离得不远。这幕‘星月对话’的场景清晰度极高,抬头即可看到,为寂静的夜空平添了几分浪漫。感兴趣的公众如果持续观察会发现,至9日黎明前,星月之间的距离会逐渐拉大。”赖迪辉说。

初秋免不了出现

“秋傻子”的炎热天气

很容易令人心情烦躁

要积极防范“情绪中暑”

保持心情舒畅呀

祝大家初秋安康!

编辑 | 于玥

综合 | 天津广播 新华社 人民日报 生命时报 澎湃新闻 央广网 天津气象等

关键词:

消费
产业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营造安全放心计量消费环境 连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电子计价秤“缺斤短两”
8岁女童买游戏皮肤花近8000元,小里帮忙后家长收到大部分退款 暑假放假在家,澄城一名8岁女童用奶奶的手机玩蛋仔派对游戏,为购买游
南京玄武区2020年初中入学摇号方案 南京市玄武区2021年初中招生实施办法 2020年南京玄武区小升初电脑派位入学方案已经公布,以下为具体招生安排
大运会跳水收官日 男子跳台中国队包揽金银牌 8月7日,成都大运会跳水项目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在当天的男子跳台决赛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