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天府融媒·四川在线记者 边钰
8月1日晚,成都市望平街灯光渐起,还未散去的热浪里,黄希康拨动古典吉他琴弦,让音符流淌在街头;九眼桥旁,徐琳琳和朋友弹响古筝,让东方美韵散入夏风满蓉城;高新区铁像寺水街,伍空空燃情开唱,大运音浪翻越人海,点燃成都运动之夜。
成都大运会举办期间,成都市文化馆招募了200余组成都街头艺人、专业院团乐员和艺术院校师生作为城市音乐志愿者,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在绿道公园、文博场馆、重点景区、古镇古街、文化地标、特色街区等16个大运重点点位和24个常规点位开展1000余场具有成都地域特色的主题街头艺术表演,让大运音浪乐动全城,唱响青春。
青春音浪
成都安逸生活的鲜活注解
8月1日下午,成都市东郊记忆,街头艺人徐见见在这里开唱。流行歌曲、抒情音乐是徐见见的拿手歌曲。自由的场地,简单的装备,青春的歌声从这里飘扬开。
当天晚上,成都铁像寺水街,街头艺人伍空空以成都大运会推广歌曲《喝彩未来》开启自己的街头“音乐会”。“Let's go say hi 蓉火照亮金沙的人山人海 热情点燃世界的青春舞台……”挥动双手、邀请观众一起开唱,微热的夏风、年轻的音浪,让美好在街头发生。
伍空空在街头表演
成都大运会举办期间,成都文化馆开启“大运音浪——成都街头艺术表演”,诸如徐见见、伍空空等街头艺人走上街头,唱响成都大运会的精彩音浪。天府艺术公园、成都博物馆、春台市锦、东郊记忆、黑胶广场、宽窄巷子、城市音乐厅……美妙动人的旋律回荡在成都各个城市地标和街头巷尾。
以音乐为带,链接大运会。伍空空介绍,音乐串联起了成都街头艺人和大运会的“缘分”。今年5月30日,成都大运会官方形象宣传片《成都无边界》上线,第2分35秒,天府熊猫塔下,就是伍空空正在进行街头表演。“这一幕并不是提前策划的脚本,而是一段真实的偶遇。”他回忆,自己当时正在这里表演,宣传片拍摄导演和团队则在不远的地方吃饭。“听见有歌声响起,他们寻声觅人找到我。”街头表演,让年轻人走向街头,自由开麦,欢乐而歌,在《成都无边界》导演程方看来,这样的方式“很成都”,是成都安逸生活和城市气质的鲜活注解。于是,这个巧然邂逅,被搬进宣传片《成都无边界》。
5月,“大运音浪乐动蓉城”中,伍空空与街头艺人王宇、派星儿等街头艺人合唱成都大运主题曲《城市的翅膀》;6月28日成都大运会开幕倒计时30天之时,伍空空作为原唱者,和成都街头艺人翠儿、张枭雪、杨翔宇演唱了成都大运会推广曲《喝彩未来》,以开放、轻松、快乐的姿态向五湖四海的游客说“你好”。7月,在“听见大运 乐动蓉城”中,街头艺人们又参与《Welcome to Chengdu》演唱,伍空空还在成都市高新区中演大剧院举行的“大运留声 共谱未来”活动中,参与大运歌曲街头艺人专场音乐会演出。
用音乐为大运会加油,在不少街头艺人看来,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徐见见介绍,作为成都街头艺术表演“大运音浪”的参与者之一,从7月26日到8月9日,他每天下午从两点半开始都会在东郊记忆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街头演唱。
街头艺人翠儿透露,演出时,不仅会为观众带来《成都》等大家熟悉的歌曲,还会演唱与成都大运会相关的歌曲,邀请大家为成都大运会加油。
国乐古潮
上演街头最炫民族风
在街头,不仅有歌声,还有花式乐器演奏,用最炫国潮风拉满大运会氛围感。
8月1日晚,成都市音乐码头夜游龙门阵舞台,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古风灯笼里的灯光渐起,一抹意蕴连绵的古筝声传来。这里,天籁筝乐团正开启古筝专场秀,用国风唤醒街头最炫民族风。
《渔舟唱晚》《高山流水》《青花瓷》等经典曲目在街头流淌。古筝声声里,晚间渔舟的波中荡漾、兰亭集序的正韵风雅、出水莲花的清秀隽丽、文人墨客的肆意挥毫……数十首筝乐,各具风韵,它们在城市空间生态、文化场景脉络中展开,携市民游客一起进入“大运筝乐时间”,让人们沉浸在古风国潮的雅致里。
把国风潮带上街头
市民刘刚经过这里,就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他打开手机,将这美好的“一夜”收录。“以往在街头见到唱歌的挺多,这种乐器演奏还是很少见。和音乐厅里不一样的是,街头演奏烟火气更浓。”
天籁筝乐团的许琳琳介绍,这次走上街头表演的成员以“90后”“00后”为主,在演奏曲目上,既有中国传统经典,又有当下流行音乐,“我们希望用青春的音浪,传递大运之声,让过往观众共享青春盛会。”
国潮古风席卷街头。“80后”邱翔宇也带上扬琴,在街头开启古风秀。为了和成都大运会主题更搭,在曲目选择上,既有《茉莉花》等中国经典,也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国外经典,还有《成都》以及大运会主题曲等流行音乐。
街头艺人和观众互动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表现力极为丰富。”7月30日,邱翔宇在街头表演时,吸引了不少参加成都大运会的运动员、媒体人等的关注。其中,一位外国友人围着她的点位走了两圈,不停打量。看出他感兴趣,邱翔宇主动邀约“要不要试一试”。对方欣然答应。“扬琴都是通过持竹来击弦的,要正确地持竹,食指和拇指握住琴竹,中指在琴竹下方……”简单的教学下,外国友人简单地敲击出几个音,不禁手舞足蹈,临走时还意犹未尽。
在邱翔宇看来,大运会期间,将国乐搬上街头,可以更好地展示国潮,让更多人看见东方美学,“不能进入赛场当志愿者,希望以这种方式,为大运会助力喝彩。”
音乐漫游
让街头欢乐开麦
成都街头艺人已成为成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和城市名片,大运歌曲与街头艺人深度联动,让音乐全民共享,让运动融入生活,将大运之声传递到城市大街小巷。
在东郊记忆,观众刘悦还邂逅了一次难忘的表演。柔美绵长、悠扬动听的牛角琴声响起,奏响远古的绝唱;舞台上,充满民族特色的舞蹈和歌声将一个个故事在观众眼前深情讲述。台上表演者来自“索朗牛角琴艺术团”。索朗牛角琴艺术团团长李亚林介绍,乐团所使用的牛角琴拉弦乐器艺术诞生在金沙江流域,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我们通过快闪的街头演艺形式,将这种独特的文化呈现。”李亚林表示,为了更贴近年轻人的娱乐习惯,乐团还大胆创新,使用摇滚、通俗等现代唱法来唱老歌,传递青春活力的文化面貌。
成都街头不仅展示着城市古老的历史文化,也让更多人青春发“声”,欢乐开麦。当《成都》响起在街头,伍空空邀约大家一起合唱。铁像寺水街,围观的观众打开手机灯光,挥舞着双臂,唱起熟悉的旋律。“我还通过直播,让更多人看见成都的美好夜晚,青春活力音乐嗨炫。”7月31日晚的东郊记忆,黄希康拨动古典吉他的琴弦,开启街头吉他弹奏。《镜中的安娜》《橄榄项链》《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声声乐动人心。几曲结束,有人上前邀约,“能不能下次演出带上我,我也想在街头表演。”
锦江边,同样不乏街头艺人的表演。人们围坐河边,感受着晚风拂面,音乐入心的美好。游客陈玥然说,“在这里,感受到成都的治愈力。”
成都音乐历史悠久。从金沙出土的乐器中还有两件经过两三千年至今仍能敲击发声的石磬。汉代开始,成都就是闻名遐迩的古琴之都。司马相如拨动“绿绮”琴,《凤求凰》曲响彻琴台;张孔山“七十二滚拂”《流水》,《天闻阁琴谱》有今传。永陵博物馆藏有石刻“二十四伎乐”浮雕,是我国目前唯一完整反映唐至五代时期宫廷乐队组合的文物。
大运音浪,乐动蓉城
如今,走上街头,这样的音乐之韵,用青春化的方式延续。热闹的街道、生动的场景、艺术的氛围、自在的交流……街头就是一座城市具体而真实的界面,上演和注解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气象万千”。
成都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街头艺术表演点位还将串联成11条城市文化体验观光线路产品,丰富市民游客们的文化体验需求,用街头艺术为成都添加一道道流动的文化风景线,向全国、全球展现独属成都的文化魅力和特色。
带上“蓉宝”去街头秀一段琵琶二胡,吹响清越婉转的竹笛祝福“大运会”……不论是时尚潮流的流行乐曲,还是清脆悦耳的民歌民乐,传统而不失新意的街头表演,把青春音浪穿点成线,把成都唱给世界听,也为成都写下生动的大运会音乐注脚。
(成都市文化馆、受访者供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