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记者从深圳大学获悉,该校深空与深地学科交叉研究团队近日利用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投送的玉兔二号月球车获得的月面雷达数据,发表论文揭示嫦娥四号着陆区冯·卡门撞击坑月壤层的非均匀性及其成因,为研究月球表层环境变化和资源探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此次研究成果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据悉,这一论文发表于天文领域权威期刊《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中科院天文与天体物理类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5.8)。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丁春雨是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土木工程与交通学院教授黄少鹏为共同通讯作者,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副研究员熊思婷、吉林大学教授李静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苏彦为合作者。
月壤内部的非均匀性长期以来是困扰科学家们的难题,如何量化表述月壤内部的特性是揭示月壤内部神秘面纱的一把秘钥。在月球表面,不同地质年龄单元的月壤内部性质存在差异性。认识月壤内部的非均匀性,对于量化研究月壤内部的原位资源以及物理形成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月球表面的非均匀性主要由光学手段进行观测与研究,而月球表面之下的非均匀性,囿于光学手段不具备穿透性,月壤内部的非均匀性研究一直研究甚少。嫦娥四号着陆器及其携带的月球车玉兔二号于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软着陆,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航天器在月球背面巡视勘察,玉兔二号搭载的月球表面穿透雷达为研究月壤内部的非均匀性提供了机会。
据深圳大学深空与深地学科交叉研究团队成员介绍,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是量化了月壤内部非均匀的程度,以及量化分析了不同参数对随机月壤层建模的影响,揭示了嫦娥四号月壤内部非均匀性的演化模型。通过对嫦娥三号与嫦娥四号两个不同着陆区的对比分析。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月球表面不同地质单元年龄与非均匀长度的关系,它的普适性将适用于几乎全月球所有月海地区。这为研究月球表面不同地质单元月壤内部的非均匀性开启了新的视角,亦可为解译其他月球微波雷达(如Mini-SAR、Mini-RF等)观测数据提供有力的参考与支撑。(记者 王宇)